如果我在這裡沒有建立夠有質的關係(也就是朋友)的話,會是我不適應的地方。我一直掛心這件事。所以我不斷的付出努力在搞語言。
但,從這幾天的事件來看。這裡的人,根本是 open to stranger。早餐咖啡店一個富豪跟我對幾次眼,主動跟我哈啦,獲得我回應後,他就跟我炫耀他有多少車。
動物園隨便一個員工或是老闆都能輕意跟我 哈啦,並且做不淺的互動交流。這種元素,根本就是『Open to Stranger』!
我也是open to stranger的人,我搞過沙發衝浪,會搞沙發衝浪的人就典型的open to stranger。
而在台灣,我的open to stranger,成為負面特質。”想跟不特定人接觸?戴上你的口罩好嗎!”
西方國家的open to stranger,輕輕鬆鬆成為我的拉力。
我喜歡的,甚至從小刻在我血液裡的,就是 open to stranger。我討厭的,是亞洲文化裡 close to stranger.
大概7年前,高雄有一次停水。檀在fb發文說他家可以洗澡,歡迎任何人來他家洗澡。這就是open to stranger,當下我看了眼睛都亮到爆,雖然我不須要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