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海外工作的華人,問的第一句話都是「你還適應嗎?」看來不是每個人都能適應這種生活。
前幾天跟前輩吃飯,我說:我絕對不會回台灣的。前輩悠悠的說:每個剛來不久的人都是這樣說的,時間會證明。我當初可是先在英國念了4年書,後來才在倫敦工作的。在這裡,如果有朋友的話,才待得久,因為你之後會遇到生活不順、情緒抒發的事。
●●
歐洲的確沒有台灣方便,就只是晚上10點以後逐漸沒有商家。但這根本沒什麼,3天即適應。為什麼像台灣或亞洲一樣有24小時的無聊超商店才正常?人力不是成本嗎?大家一起晚上休息不好嗎?大夜班工作的人需要?那那個工作就不應該存在。
我越來越覺得會因為「台灣太方便,歐洲太不方便而回台灣」的人,基本上都是奧客。把人的成本當作理所當然。
●●
一個有曾經在菲律賓工作好一陣子的朋友跟我分享,主管告訴他:在海外工作,最要適應的是孤獨、獨處。我目前孤獨得很開心。我就像個小孩一樣,這裡的『所有事』我都覺得很新奇。
●●
這裡的超市很符合人性。果汁等健康的東西都不貴。全脂牛奶比脫脂牛奶還貴(在台灣是反過來,脫脂要當你想要健康,故意更貴)。政府會用制度照顧人們,繳的稅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