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次去多語咖啡-與恐懼共存,過程及省思

今天去了第2次多語咖啡,在之前我社交焦慮了整整4個小時,最後靠著自己的勇氣,「與恐懼共存」帶著病前去。

活動是7點到9點,我設了2個鬧鐘,1個是8點(我只要待到8點就好),1個是8點50(如果我8點時覺得還不錯就再待久一點)

6:55,我從1樓準備開門時,居然遇到上一次的 Megan ! 是上次讓我感覺最好的一位。他很快的對我社交,how’s your weekend? 但我太認真而無法瞬間回答,想了5秒才說 not so much. 也遇到俊偉!

活動開始後,10個人1桌,在場有3~4個白人(母語為英語),他們很快的就用高級英文聊了起來。我發現只要白人一多,我就跟不上了。

另外發現一個長久的文化差異:西方人很可以侃侃而談、論述。而東方人如果在一群人裡面只要談到自己,很常會想趕快把話題移到別人身上。跟語言無關。

而在西方人侃侃而談的時候,有些東方人,聽到後來沒興趣了,但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好像整桌所有人都對這個人的意見很有興趣在聽,所以就閉嘴讓該人講完。

不知道耶,這一次因為人太多,沒辦法跟坐太遠的人好好交流,而語言又超速,我覺得沒有足夠的深度對談,即亦:雙方可能談的都不是興趣。(都是為了社交而交談)

幾個讓我比較有印象的moment:

David 跟我說:You know how to do, dingding? Just be DingDing.
(我事後回想,應該是覺得大家都太拘束了,再放鬆一點,像上次那樣)
上一次聚會結束後,Megan在週六邀我參加吃晚餐的聚會但我又在前幾小時取消了。我告訴他:Last two week the dinner party, I didn’t go, because I almost get depression.
後來氣氛輕鬆一點後,我問他:The last two week dinner, how’s going?? ←這個 last two week 的用法,是我最近才學到的用法,我用出來了,而且對方也聽得懂!

省思

就算每天都來這種環境,如果環境的英文等級高自己太多,也不太會進步。自己刻意練習比自己等級高一點的,才比較有用。
在中文上,我其實很喜歡做 small talk,熱愛。但是……當切換成英文時就被阻斷,好難過。我好像有一點機會變成”熱愛英文這個語言”。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