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感 – 堅強、強壯?

這篇文章一定得用中文寫。

在海外求職的路上,稍微講錯一句話,獵頭就說那我可能不夠專業,故不會選擇我。打擊一部分自信。

想去週六晚上的語言交換,卻也因自信不夠,騎著機車到了1/4仍然一直掙扎要不要去,最後卻步了。(因為那是英文社交場合,我除了英文爛、心理狀態也沒有達到能社交的程度)最後我回家了。

不禁想,那以後我移民到外國後呢?在全部都是白人西方人的世界裡,難道我得只要一遇到人就得堅強、很有自信?如果在那裡得有自信才能去社交、交朋友。但交到的朋友,可能是喜歡當時那樣的你。當你脆弱、無助了,朋友就不會理你了。

我疑惑:那我是不是正在把自己推向死路?

這個世界很大很大,我開始思考著,除了那些我想要去的(等級比我高)的國家外,在等級比我底的國家當背包客時,與人互動的感覺。

我發現一件事,在那些貧窮國家中,當地那些「不會講英文的人」對待我,除了不想跟我講話以外,也有一部分是自卑。因為他們自己英文也不好、他們是沒能力出國的人。

再用角色互換來類比,當我在家鄉台灣裡,有一個白人來這裡居住。我因為英文不是我的母語,所以也不會跟這個人有多麼親近。因為我也自卑我的語言,也會認為你在我們的國家就得說我們的語言、而你能來這裡居住應該是蠻優越說不定你也不會喜歡我,我也會自卑。

但說穿了大家都是一個人類。

反思

然而,在市場上,當我「想要贏過很多人」,成為成功出去的人、成為在競爭上談判有利的一方……這種當右派目標之下,那我會活得很累,因為一旦放鬆些,就會被人超越。

這時顯示出左派的好:人人平等,人人互助分享的運作模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