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麥的說明會當天也太誇張

嗨,我是丁丁,大家胯黏好嗎?

昨天晚上(2021-12-30)是 #故事麥 組團隊的說明會,我想說一個這個 高雄怪奇活動 粉專跟我以及大家的勵志故事。算了我還是從簡好了。

此粉專從2019年以來一直奉行著單兵作戰,我頂多有一個關係比較好的主持人就能辦各式各樣的活動, 攝影師、收錢的人都是每一次都徵求有空的人。因為我懶得跟大家合作,自視甚高,而我也快。

但 #故事麥 我想要它「長期」存在,我的能耐不足以讓他長期存在,所以我需要組團隊來幫忙。從來不想跟眾人合作的我,在想了很多之後,昨天開了故事麥團隊志工的說明會。

來了9個人,我介紹了 #故事麥 這個活動到底會是什麼、給參加者看到的全貌會是什麼。以及活動的價值有哪些、以及……最難辦的open mic該怎麼從0到1弄出來,以及其中我的訣竅是啥,當然都無償分享(因為不分享沒有人會來幫我XD)

我把主辦整個活動細部拆解開來,活動前、活動中、活動後,要做哪些事。任務一條一條列出,最後寫在紙上,讓有意願的人上前任領。

同時我時刻保持開放,要讓活動是「大家的」,而不是「我的」,唯有這樣活動才得以持續。

有些人願意表達的,開始出意見,只要我覺得有道理就採用。當有兩方不同意見時,我得一邊思考一邊很快的做出決策。有時候正反兩方意見,勢均力敵時,我們不使用「對錯」來看事情,而是用「因果」來看,於是一個選擇成為一種實驗,世界好玩極了。

我們討論了「活動要辦在什麼時候?每個月一場,其中一個週四」「要收多少錢?100元。」「要給講者便宜嗎?不要。」以及各個角色的人:「錄影」「拍照」「接待」「主持人」「行銷宣傳各平台各1人」,而沒有人任領的是「熟悉 Dcard 的人」,多了自創的職務「講者聯絡窗口」。

有一些決策,因為我有一定的智力,所以有辦法做出不會太笨的決定。(例如大部分人都覺得A比較好,但它是個愚蠢的方案。)

我在中途告訴大家我的弱點:「我是第一次幹這件事,所以……如果等一下進行到後來我卡住了,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了,請拜託提出你的想法(你當時腦袋在想什麼XD)。」

後來我真的有卡住,而真的有人出聲救我。

而我深切的知道,不會每個人都有一堆意見,有些人只想做事。就像openmic的觀眾一樣,他只想聽。並不是一直表達就是好的,每個人放在適合、他開心舒服的位置,才正解。

後來,不知道是誰提出「我們先來決定日期吧!先試辦一次,看看結果再調整」大家都同意後,我們找出了大家都可以的時間:1/13(四) 晚上8~10點。

當下的Flow,已經流起來。於是有人順水推舟的說那來排一下講者要站哪、拍照時角度吧,於是有一些略懂舞台燈光的人,拿起梯子開始擺燈光。

事後,我們開了一個工作團隊群組,10人。看到某種抽象的綁定出現,我特別跟大家說:如果有一天你不想參與了、想退出也都是可以的喔。
image

🩸🩸
第一屆故事麥的雛型已經出來:https://fb.me/e/450JIUmjX
我們團隊會慢慢補上相關內容。想報名講者 or 聽眾的部分,追蹤「 高雄怪奇活動」fb跟ig @ksmeetup,想支持的話,多多按讚或設為最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