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追求影響力嗎?
舉個簡單的例子,當你今天隨便私訊一個影響力極大/流量極大的人,例如蔡英文總統/郭台銘/阿滴/館長/連千毅好了。
你會期待他好好的回覆你嗎?
如果他{本人}真的很有誠意的回覆你,那才會讓人覺得,你是不是都沒在做事,竟然有時間來回覆我這個小人物。
在有影響力的人的眼中,要合作的話也會找差不多影響力(流量)的人,因為他花同樣的心力構通,可能達到可能10萬人的影響。
換言之,在他們的眼中只有「有流量的人」才是人。小老百姓不值得花時間互動,除非是娛樂。
“當我有影響力後不會變成他那樣,唯利之圖。” 以我來說,我發現我真的做不到。有時候當我的市場等級稍微高了一些後,我還真的沒辦法對一介草民做很有誠意的溝通與互動。
但我不喜歡變那樣、不喜歡那樣的自己。當我變成那樣的高度,我絕對會變成那副德性。
所以我總會有意識的讓自己『不要那麼有影響力』。作法可能是定期做自己以破壞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