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直跟西雅圖長大的當地人相處、對話。
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東西,
「你住西雅圖啊?」「對啊。」「Do you like it?」「Yes, I like it. 」
「你住台灣啊?」「對啊。」「Do you like it?」
「這是你家!?太高級了吧!」「對啊。」「Do you like it?」
Do you like it? 你喜歡嗎?
回答的答案要嘛是yes, 要嘛是no。
他們常常會提出這樣的問題。
我覺得在台灣長大的人,沒有人在乎「你喜不喜歡」你的這個東西,甚至是居住地。大家都在追求某一些被強加在自己身上的價值觀。(就是那個,你不知道為什麼要做,但是因為大家都這樣做,所以你也這樣做。的東西)
有次跟公車上的一個老人對話,我問「所以你是住在西雅圖的人嗎?」
「對啊。」我沒再搭話。過了30秒,他說「I like it.」(感覺在等我問do you like it 但等不到他受不了。)
在美國,連你住西雅圖,都能夠問你「那你喜歡住在這裡嗎?」
如果不喜歡,你是可以移動的。
我覺得這個問句背後隱涵的文化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你自己選擇」的。你有權力可以為你的人生全盤選擇。
如果連居住地都能夠自己選擇,那還有什麼是不能選擇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