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的4人聚會,輪流訴說著自己的煩惱,然後身邊的人很自然的給一些回應。真誠展露自己堅強的一面和煩惱的一面。然後輪流!不知為何有一種更加親近的感覺。自己在訴說煩惱時,看到其他人光鮮亮麗的一面給予想法or回應。換別人訴說煩惱時,自己聽、想、以旁觀者角度回應。
說著說著,問題好像就漸漸明朗了。好像是敘事治療。
展現煩惱,好像是脆弱的力量。
其實我今天晚上說的,我自己都覺得怪怪的。因為雖然我理性想過後,覺得「使用我到最大利他」想辦法賺大錢,然後捐10%是最有效的。
但是我卻隱約覺得怪怪的。
alicia上週在捷運的一小段話,卻在我心中揮之不去。「你喜歡演講,那你應該狂野一點,到落後國家住個三個月半年的,才有很多故事可以回來講啊。」
我想了很久。
今天晚上我說著「不知道耶….我在想,會不會生活就是這個樣子?就是有有趣的、無聊的,就是工作嘛。」
好像是這樣。但就是哪裡怪怪的。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
今天我好像有一點解了:我太久沒冒險了。
我很在意自己有沒有發揮自己的價值,有沒有輸出自己的價值給世界。我還年輕,我能勞動。所以今天我在和信醫院工作,發現常常因為一些政治因素,讓工程師的專案常常沒效率or做白工,我生氣。我以為我氣的是這個結構有問題,但其實我氣的是,自己對醫院沒有貢獻。
但其實,我當初會找上和信醫院,是在104上搜尋「NGO」「NPO」「基金會」來亂搶打鳥的。它也是一間基金會。基本上,我在裡面不管怎麼做,都是有貢獻的。只是我可能要求自己太高而已。
但是最近的隱約的焦慮,讓我感覺到哪邊不對勁。
因為我停住成長了。
我才29歲,我就在養老?
我已經29歲了!!!假設我會早死,60歲死掉的話,我已經過了一半的人生了。
現在就要養老了嗎????
我無法接受。我的心是年輕的,只有當我的身體真的很老很老、老到我得養他時,我才接受養老。大概50歲開始養老,差不多吧。
有一種選項是自己工作做著自己沒那麼喜歡的事,然後高薪,再用六日假日去玩刺激的活動。社交、潛水、高空彈跳、SUP等等,人生也會很精彩,我也做得到,但我還不想那麼穩定。
一天工作8小時,我希望我這8小時是選在有意義的事情上。我再怎麼在工作上打瞌睡,都比沒有來得好。我還年輕,我想透過我的勞動,來感覺到我活著的價值、活著的價值!!刷存在感!
在我腦海中浮現的是「國外NGO寫程式」,低薪、使用我的專業、又能在不同國家生活。這是最棒的旅遊了。
不過和信醫院基金會我還有很多能貢獻的地方,而且是實實在在真正的貢獻,我可以再待一陣子。而且又是充滿愛的地方。
不過,為什麼一定要NGO工作?其他工作不行嗎?
我想到「一份工作會生出來,還付你薪水,就是因為社會上需要這個位子的人」,我認同這樣的價值觀。
以這樣的價值觀來看的話,我並不需要侷限於NGO之類的。
我該考慮的應該是「這份工作我進去後,效益有多大?規模度、被乎略程度」還有「我對這個組織有沒有熱情」
想這個總是傷神傷感情。或許也可以採用「這一間待一陣子,解決一些問題」再到另一間待一陣子,解決一些問題的模式吧XD
如果我現在29歲就停止冒險,那我將會變成我自己討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