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波特蘭的旅館櫃台,遇到一個環遊世界後的人(2016-03)

我在波特蘭的旅館櫃台,遇到一個環遊世界後的人。
他24歲,去過二幾十個國家。 一個環遊世界後的人。

「你為什麼想做這份工作啊?」我問旅館大夜班櫃台人員。
「因為我環遊世界後,覺得想家了,所以就挑了現在這份工作來做。」
「環遊世界?你在開玩笑嗎?哈哈」
「yes~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當我18歲到20歲的時候。」
「……………..你旅行的錢怎麼來?」
「這個嘛,我當時的工作算是「個人系統」(Personal system),一邊跟著一個人到處跑,一邊為他工作。」
「所以老闆環遊世界,你也跟著環遊世界了?」
「對,而且邊玩錢也賺飽了。」他接著說,「因為一直旅行到新的環境,會越來越認識自己,後來我就用對自己的認識,來選了這份工作。我發現,我一直在旅行,但我的朋友們卻一直在家鄉。不管我到哪兒,他們永遠都在那兒。我想念他們,便回到我的家。而且我喜歡波特蘭。」
這段話讓我震驚很久。
我一直在同理、想像這是一個什麼樣子的狀態。過了很久,「一般美國人也很少有你這種經驗吧。」我說。
「因為出國的花費高,美國人比較多是在自己國家旅遊。」他說。
「嗯….我差不多該去睡覺了。明天我就要走了,回西雅圖。」我說。
「Too bad.」他開了玩笑。
「哈哈哈哈。說說看你不喜歡西雅圖的原因?」
「那裡的人很重視business,人跟人之間的交談都是business、利益。不像這裡就比較放鬆,而且西雅圖的物價比這裡高一點。」
「真的,我剛剛去買了3塊錢的pizza有感受到。西雅圖的人都說紐約的人,講話很急,走路很快。」
「對啊,波特蘭之於西雅圖,像是西雅圖之於紐約。」他做了一個最好的註解。


每個人都想要環遊世界。
願意直視、好好面對這個目標的人,會想「那我先努力工作賺錢,就可以環遊世界了。流程是:工作→環遊世界」
這裡遇到一個活生生的人,他環遊世界了,也有錢。結果你猜他怎麼著?他找了一份飯店的櫃台人員工作。
只要你還年輕,還能勞動,就會想要永遠工作。這是永遠的結果。
環遊世界,不該是被認為放在最後的結果,而是必須在中間。
流程是:工作→旅遊→工作→旅遊。
那種說只要自己賺到足夠多的錢就要出去環遊世界的人通常都不會去。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