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世界裡,總是對幾位作家的很多的想像與憧憬。
看著幾部作品,不禁想像著哇這個人一定很美好,一定很厲害,一定是各個方向都很完美完善的人!
我喜歡褚士瑩。終於有機會去參加他的講演,2小時跟本人接觸,看他跟觀眾互動,發現原來他是這樣的人啊,跟我想像的不同。網路上說他油腔滑掉,也能理解了。
我喜歡侯文詠,但他後來做了很棒的一件事,把他的生活、他的論點真實的寫進去,有一天我突然發現我成長的程度似乎已經超過他,他講的東西都差不多了。
我喜歡九把刀,看他的書、看他的FB、看他的出軌醜聞、看他的電影,都讓我覺得他是我的偶像,我的role model,我喜歡他的life style。但慢慢的我也覺得他不過就是個人。
看了劉軒幾本書,我覺得劉軒好酷、好浪漫,有一種吸引力!上個月他來高雄辦新書分享會,去聽了之後,看了本人的演講。也是吸引力下降。
學運發生時,各種偶像一一誕生,林飛帆、陳為廷、黃國昌等。
加了臉書,輕易看見他的留言、他的生活,便發現他們也是一般人。
你到底是喜歡作家的作品?還是喜歡作家本人?
透過作品來對喜歡上一個作家,覺得他無限美好,不過是對「你想像出來的完美人生」的投射而已。
看著作家裡一一在我心裡殞落,也明白人都有缺點的,不過就是特質而已,沒有所謂的『偶像』。於是,也漸漸能接納自己了。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完美的人在哪裡呢?完美的人就是沒有相處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