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蘆洲遇到專業級店長幫忙剪頭髮的對談(2016-07)

「所以,你當初為什麼想進這一行啊?」

 

「當初喔……就是從《有興趣》做到《沒興趣》,再從《沒興趣》做到《有興趣》啊XD」

 
 
 

這個回答太有趣了,我忍不住追問更多細節。

 

這位幫我剪髮的設計師,擁有7家分店,然後自己也下來剪。髮齡20年。

 
 
 

從有興趣做到沒興趣(以前喜歡剪髮,後來職業倦怠),再從沒興趣做到有興趣(這個就厲害了)。

 
 
 

「我跟你一樣,我也是從《有興趣》做到《沒興趣》耶!不過我還沒你進度那麼快,還沒做到「有興趣」。」我說。

 
 
 

於是我們聊了好多。他就像一個擁有專業的設計師一樣,已經靠自己的專業拿到不錯的薪水,然後為了追求更好,出來創業。在ESBI中,他從S象限移到B象限,同時也做著S象限的工作。

 
 
 

「我覺得創業很累,因為你得自我管理、對自己負責。當上班族是最爽的。所以創業家賺的錢多是應該的。所以我不想創業。」我說。

 
 
 

「對啊,但是如果你一直藏在上班族安逸的環境裡,有一天老闆能用同樣的錢,請別人來取代你。」他說。(果然每個創業家都差不多。狼性XD

 
 
 

「你怎麼從《沒興趣》再到《有興趣》,不覺得都是一樣的東西嗎?」

 
 
 

「做變化。<以下省略500字>」他說。

 
 
 

這次的剪髮對談非常的舒服,起初我講完我想剪的髮型後,他很快就用他的專業來建議我適合的頭型。不只顧慮到我原先的想法,也融入他的東西。(一開始先用專業服務你)

 
 
 

遇到對他有興趣的客人時,真正有深層自信的人,不會喜歡一直講自己的事,而是會把焦點放在你身上。他邊講的自己的事,是因為你有興趣,他一邊跟你對話,一邊講出適合你、對你有幫助的東西。

 
 
 

這次的200元剪髮,我覺得根本是一場心靈嚮宴。

 

讓我回家反思了,我該怎麼繼續喜歡我現在的工作?我還能做什麼變化?我能夠怎麼讓它再更好?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